第一题:如何带不同的人接受福音
 一
 分别人:
1
 活在罪中者。
2
 虚空派。
3
 知识理论派。
4
 道德派。
5
 自义派。
6
 无神派。
7
 多神派。
8
 厌世派。
9
 爱宴乐虚荣派。
10
 现实派。
11
 有志有为派。
12
 爱钱派。
13
 爱学问派。
14
 爱名利地位派。
15
 反对派。
16
 多疑派。
17
 忧伤、悲观、痛苦派。
18
 顽固派。
19
 教友派。
20
 无所谓派。
二
 如何对付人:
(一)
 对活在罪中者:
1
 对还不觉得有罪的:
⑴ 要摸罪的痛苦,并摸他的良心,使他对罪有感觉。但不可摸得太多,以致使他讨厌。
⑵
 要有智慧,不让他觉得你是定他的罪。
2
 对自觉有罪而无法自拔的:
⑴ 原则要加重他对罪的感觉。
⑵
 帮助他觉得罪的痛苦。
⑶
 叫他知道在神面前有罪案,并使他觉得罪案的沉重。
⑷
 叫他知道犯罪的结果乃是死,多犯罪,就死得快;死后且有审判。
⑸
 带他认识主的救赎和拯救。
⑹
 不要指出太多得救的路,只要带他开口祷告,碰着主而接受主。
(二)
 对虚空派:
1
 不要像对第一派的人那样摸他的感觉。
2
 不要说到他的背景─如对有某种嗜好的人,不要说到他那种的嗜好;对死了丈夫的人,不要提到“丈夫”的事。
3
 要给他知道,神是人的充实,是人生的意义,人感觉虚空的原因,就是因为没有神。
4
 要带他看见,人得着满足的方法,就是得着神。
(三)
 对知识理论派:
1
 绝对不要谈知识(因这派的人喜欢谈知识),要给他觉得好像不懂得知识。
2
 不要直接点出他所缺少的。
3
 以实际的见证,如救恩的快乐、平安、释放等,对付他的知识,给他觉得他的知识近乎理论,没有实际的用处,而叫他觉得他实际的需要。
(四)
 对道德派:
1
 先称赞道德。
2
 给他觉得他的道德不够。
3
 给他看见唯有最高尚的生命,才能产生最高尚的道德。用罗马七章给他看见,若没有那高尚的生命,对于为善只能愿不能行。
4
 告诉他基督能作人最高尚的生命,而给他造出羡慕基督的心。
(五)
 对自义派:
1
 要从神来谈,像神对付约伯一样。
2
 给他看见神的伟大、长处和宽大。
3
 把神所要求的标准,和主的生活为人,摆给他看,让他用这些量量自己。
(六)
 对无神派:
1
 不要辩论有神,要摸他的感觉,因神的事情原显明在人里面(罗一19)。最厉害的无神派,深处对无神主义还有问号。
2
 也要摸他的良心。良心的感觉就是道德,而道德的根源就是神。
(七)
 对多神派:
1
 不要在理论上反辩他,要以事实给他看见拜多神的结果。
2
 给他看见“一”是宇宙中最正统的东西,如一父一母,一夫一妻,一元首,一太阳,所以只能有一神。
(八)
 对厌世派:
1
 不要以地狱吓他,要给他看见神是多么宝爱他。他是一百只羊失去的那一只。把路加十五章三个比喻讲给他听。
2
 给他知道神不可没有他,乃是预定他得那上好的福分。
(九)
 对爱宴乐虚荣派:
1
 给他知道他里面有对神的需要;因为没有找到神,就落到宴乐虚荣的事上。
2
 给他看见神的可爱,以及在神里面的真快乐、真荣耀。叫他看见那上好的,他就能放下那次好的。
(十)
 对现实派:
1
 给他看见只有得着主的人,才是一个真正现实的人,因为只有主是真的现实。
2
 再以得救者的见证、生活,给他看见只有得救才能现实。
(十一)
 对有志有为派:
(十二)
 对爱钱派:
1
 对病危的财主,可用太十六26加重他对钱有所不能的感觉。
2
 对平安无事的财主,可用暗示的话,给他觉得钱虽是“万能”,仍有所不能。隐约的给他看见,钱不能买平安,不能买生命,不能买神的救恩。
(十三)
 对爱学问派:
1
 先找出他研究学问的动机。
2
 对以研究学问为喜爱的口味者,给他看见神比学问更有味道,神最合人的口味。
3
 对以研究学问为解决人生问题,寻找人生出路者,给他看见人生的出路是在于神;神是人生最高尚的出路。
(十四)
 对爱名利地位派:
1
 和对爱宴乐虚荣派一样。
2
 给他看见世界虽可爱,但有一位更可爱。把神和神所要给人的一切,都摆在他面前,让他和世界的一切比较一下。
(十五)
 对反对派:
1
 不要理他的反对,要以事实对付他。
2
 若因对召会有误会而反对,可稍微解释。
(十六)
 对多疑派:
1
 给他知道他的难处是在他的头脑。他的头脑对主耶稣虽有疑问,他的心里却觉得需要主。
2
 带他脱离头脑的疑问,而注意心里的感觉。
(十七)
 对忧伤、悲观、痛苦派:
1
 把主介绍给他,使他知道人生一切痛苦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神。
2
 使他知道只有神能解决他的难处。
(十八)
 对顽固派:
1
 只有用软的方法对付他。
2
 不要用理由辩论,这只能助他更顽固。要给他看见神的爱,因为神的爱是软而有力地。
(十九)
 对教友派:
1
 给他知道主的救恩是实际的,能叫人得着祂的生命,不仅是空洞的道理,所以必须追求得着主的生命,不可单单听道理(这不可太明言)。
2
 带他用心灵接触主,并接受主。
(二十)
 对无所谓派:
1
 要给他造出一个需要,使他有感觉。
2
 要引他接触主。
第二题:作人
(每点都要记牢、例证,且要天天实际操练。)
一
 性格:
1
 真,准,紧。
2
 勤,大,细。
3
 稳,忍,深。
4
 纯,正,静。
5
 专,公,敞。
6
 亲,热,就。
7
 刚,柔,顺。
8
 苦,低,贫。
9
 恒,难,压。
10
 明,厚,重。
二
 该对付的话语:
(一)
 不该说的话:
1
 不合自己地位的。
2
 不合自己情形的。
3
 不合听话者地位的。
4
 不合听话者情形的。
5
 不合于时候的。
6
 不合于地方的。
7
 性质不对的。
8
 没有益处的。
9
 不需要的。
10
 听话者不能接受的。
11
 涉及别人的。
12
 与自己里面感觉不合的。
(二)
 多说的话:
1
 不需要的。
2
 闲杂的。
(三)
 弯曲的话。
(四)
 暗示的话。
(五)
 不准确的话。
三
 能听话:
1
 要客观。
2
 要听人说完。
3
 要照人所说的字句听─为着事务。
4
 要摸人的灵─为着生命。
四
 戒言:
1
 与人发生关系要慢。
2
 对任何事不要很快的下断案(包括不要很快的相信人的话)。
3
 不要和人发生感情。
4
 要避免断定人的是非。
5
 不要作聪明人,逃避难处,乃要有智慧,明白主的旨意,以应付难处。
6
 不要对第三者说到人的错。
7
 不要称赞人。
8
 不要奉承人。
9
 不要冷酷。
10
 要热切,平易可亲。
11
 不要应付人。
12
 不要用手腕。
13
 不要很快的应许人。
14
 不要和人多有来往。
15
 不要看重有钱、有势、有名的人。
16
 不要避难就易。
17
 苦当争先,甘当让先。
18
 不要露出寒酸气。
19
 不要单独与异性谈话。
20
 不要逞能好强。
(二十一) 不要揭穿人的隐情。
第三题
 作事
(每一点都要记牢、例证,且要凡事照此操练。)
一
 目的:
1
 荣耀神。
2
 造就人。
3
 成功事。
二
 存心:
1
 清洁。
2
 正直。
3
 无己。
三
 动机:
1
 出乎神。
2
 遵行神的旨意。
四
 态度:
1
 正确。
2
 谦和。
3
 有礼。
4
 亲热。
五
 方法:
1
 合于真理。
2
 光明。
六
 思路:
1
 根据事实。
2
 提高事实的可能性。
3
 周密。
4
 抓着重点。
七
 原则:
1
 重大。
2
 属灵。
八
 细则:
1
 实际。
2
 细微。
九
 戒言:
1
 不靠自己而靠主。
2
 不凭聪明而凭带领。
3
 照真理不照私情。
4
 要诚实─不弯曲,不借题。
5
 要认真─不敷衍,不马虎。
6
 要负责─不轻诺,不虚应。
7
 要务实─不好高,不骛远。
8
 要隐藏─不显扬,不铺张。
9
 要作不要说─多作少说。
10
 要有始有终─恒心,持久。
11
 要积极而不着急。
12
 要有主见而无成见。
13
 要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14
 要顾到别人的感觉。
15
 要和人能相调配合。
16
 要不守旧,也不轻改。
17
 要有规律、有秩序。
18
 要边作边学。
19
 要自己作也带别人作。
20
 要能听话也能发命。
(二十一) 要守地位。
如何带不同的人接受福音
